齿轮泵的叶轮(双吸叶轮除外)工作时,液体以低压P1进入叶轮,以高压P2离开叶轮。叶轮前后盖板形状的不对称,使叶轮两侧的液体压力不相等,产生轴向推力。叶轮两侧的液体压力分布。
由于叶轮两侧受力不均匀,离心泵运行时形成一个沿轴向作用在转子上并指向叶轮进口的力,使泵的整个转子向叶轮吸入端移动,引起泵的振动、轴承发热,甚至损坏机器零件,使泵无法正常工作。尤其对于多级泵,轴向力的影响更为严重。
柴油泵生产厂家介绍齿轮泵轴向力的平衡:
当齿轮泵的叶轮产生较大的轴向力,全部作用在轴承上时,轴承就很难承受。因此,必须采取平衡措施来消除或减小轴向力,以保证离心泵的安全运行。
(1)单级离心泵轴向力平衡方法:
(1)在叶轮上开平衡孔的目的是使叶轮两侧压力相等,从而平衡轴向力。如(a)所示,叶轮盘靠近叶轮处对称钻有几个小孔(称为平衡孔),在泵壳与叶轮盘之间的半径R处设置一个密封圈,大大减小了叶轮两侧的液体压差,减小了轴向力。这种方法简单可靠,但有些液体流回叶轮吸人,降低了泵的效率。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单级单吸离心泵。
②采用双吸叶轮,实现自平衡。由于双吸叶轮两侧对称,理论上不会产生轴向力,但由于制造质量和叶轮两侧液体流量的差异,不可能完全平衡轴向力。
③叶轮上设置T形径向筋,叶轮盘外侧设置径向筋,以平衡轴向力。内径向肋设置后,叶轮高压侧的液体由径向肋驱动,以接近叶轮转速的速度旋转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,这个空腔内的液体压力减小,从而平衡叶轮两侧的轴向力。缺点是有额外的功率损耗。一般小泵用4根径向筋,大泵用6根径向筋。
④当上述方法不能完全消除轴向力时,应安装推力轴承来承受残余轴向力。